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近年来,云南12333坚持服务大局和服务民生工作这条主线,以打造“云南人社政务服务总客服”为抓手,从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和保障安全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将办好民生实事深度融入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一、整合资源,搭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把握边疆多民族共居的省情实际,采取“一号呼入、全省漫游、统一咨询”方式,聚合电话、短信、微信、手机APP渠道,建设面向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综合立体政务服务平台,全年全时段提供无差别服务。近三年来,平台累计服务边疆各族群众6723万人次。
二、完善机制,畅通民族团结的“暖心道”
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和“四报一库”工作机制。坚持全年每天24小时人工服务,与12345互联互通,群众诉求工单即接即办、日清周结。发布平台工作情况月报、不满意录音分析月报、电话服务分析季报和欠薪预警专报,更新云南人社政策知识库,为辅助形势研判、政策评估提供数据支持。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对不满意电话主动回访,提升为民解难题实效。近三年来,云南12333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三、强化服务,织密民族团结的“同心网”
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特殊群体,设置党员服务岗、青年先锋示范岗和爱心助老服务专席,帮助各族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通过电话在线帮助和指导老年人运用“云南人社”手机APP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确认和功能社保卡查询等自助服务。12333统一咨询日等活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主动“走出去”进村寨、进民族街天日集市,采用“汉语+少数民族语”宣讲宣传人社政策、法规。近三年来,服务边疆老年群众76.6万人次。
四、保障安全,筑牢民族团结的“平安阀”
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构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群众投诉、举报数据分类保护。“云南12333”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信息发布严格“三审三校”,讲好人社故事,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近三年来,短信平台推送信息6155万条,公众号推送人社政策、法规138期、727条,公众号关注量从2022年75.7万人次增长至今突破108万人次,增长42.67%。
下一步,云南12333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在政策传递、民生服务中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推动数字化转型与边疆特色服务深度融合,让人社领域惠企利民政策、举措惠及边疆各族群众,持续传递党和政府对边疆各族群众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