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强化联动搭好“桥”提供服务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3-04-12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东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稳就业工作部署,针对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人基本为失业、准失业群体特点,创新推进“仲裁+就业”联动机制,着力围绕职工入职、在职、离职三个节点,加强仲裁和就业机构联动,推进无缝衔接,实现促进职工就业与保障企业用工双赢。截至目前,已成功为企业和职工“搭桥”83人次。
招聘入职环节做好源头预防服务
针对招聘广告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入职应履行哪些告知义务、不按时签订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律后果等新入职阶段劳动用工纠纷热点问题,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总工会专项制作《东营市依法规范劳动用工问题工作建议》(招聘入职篇)作为工具书指导企业规范用工、职工合法维权,通过纸质印发和网上发布。
仲裁机构积极参与“东营学子家乡行”“黄河口春风行动”及各类校园招聘等活动,通过现场安排仲裁座席、线上活动安排电话咨询等方式,实时为求职招聘双方提供维权指导服务。
在职稳岗环节指导企业规范用工
立足稳就业、稳岗位,采取多种措施,东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努力指导企业规范用工,最大限度杜绝劳动纠纷。
东营市仲裁院推进公开宣裁警示教育常态化,坚持“每月一宣”,通过现场答疑、互动交流、问卷调查、专题座谈等,使更多用人单位了解争议处理流程,沉浸式感受案件庭审,提高自身争议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已对3起案件进行公开宣裁,20多家企业旁听庭审,现场解决职工自身不愿缴纳社保企业应该如何处理等用工疑难问题27个。同时,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专员制度,结合落实青年仲裁员联系企业及“人社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市所有专职仲裁员作为预防专员一对一联系1-2家企业、1个行业。通过组织培训座谈、以案释法、公益旁听、公开宣裁等多种方式,常态化推进劳动用工企业“体检”和行业“体检”。
此外,积极开展系列“送法”活动,依托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借助“冯案说法”“徐徐道来”等线上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集市、进工地、进社区、进农户等活动。目前已开展“五进”活动33次,涉及企业103家、城乡居民827户、农民工512人次。
离职仲裁环节提供暖心就业服务
东营市仲裁院坚持把申请人中已离职或即将离职劳动者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将引导其再就业列入仲裁员第二职责,作为工作业绩进行调度、考评。
申请立案时,申请人填写仲裁申请书后,由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引导其填写简易《就业意向表》,信息推送给大厅设立的“企业用工服务中心”和公共就业中心,采取集中推介、个别联系等多种方式协同,帮助求职人员与缺工企业搭建桥梁、建立联系、完成人岗适配。仲裁审理裁决和文书送达过程中,将推荐引导申请人再就业工作贯穿始终,一体化解决劳动者维权与再就业难题。(陈延凤 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