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正在发生。
乡亲转诊变得简单了,农民会用新农具了,孩子们有了接受信息科技知识的机会……
改变,缘于一群人。
他们一次次将听诊器放在患者胸口,一趟趟为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一遍遍讲授编程语言和电脑绘画课程……
他们,是西部地区“三支一扶”人员。
他们年轻,想建功立业;他们热血,要服务一方;他们踏实,从不畏吃苦。你看,那是他们的身影--
翻山越岭走访全乡商户和种植户,跑遍整个坝区勘察各块耕地图斑现状,四处奔走协调企业开设技能培训班……
到西部去,唱响青春无悔,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行动。
这是一种选择,“咬定青山不放松”。工作岗位和内容不同,但有共同的执着。他们或有舍我其谁的豪气,放弃三甲医院助理规培的机会,回乡只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或有放着我来的胆气,当学校缺少信息技术教师,便承担起信息化教育的使命;或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当群众有纠纷吵到单位门口,就用智慧和经验化解矛盾……为民做事,很坚定。他们意气风发、抱负不凡,立了大功还要再建新功。
这是一种乐观,“满抱皆春风和气”。西部偏远,但有不同于城市的别样风景。绿意盎然的田间、悠闲吃草的羊群、升起炊烟的毡房,在他们眼里是为村民讲解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的“调色盘”;坝区田地里的动物、多种民族的语言、按下快门定格民族节日的瞬间,在他们心中是支农的“交响乐”……提升境界,很自得。他们知重负重、以苦为乐,磨练了意志,锤炼了品质。
这是一种信念,“莫愁前路无知己”。自己是一滴水,但能滴水汇成溪流。“我已经是医院第五位‘三支一扶’成员了”“就业服务队成员总和我说,跟着我干能找到青春的价值”“会有更多伙伴来坝区改善人居环境”……成为西部建设者,他们很自豪。他们正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吸引一批又一批青年到西部基层来。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在这里,青年可以展胸中抱负、察山乡巨变、听百姓声音,不负青春年华。当“以奉献西部为荣”成为潮流,当一批又一批青年到西部去,西部大地会更富更美。(季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