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各类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纷纷涌现,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多层次、多元化、高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专业性人力资源市场聚焦服务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及专业技能人才,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搭建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专业优势 精准服务人才
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专业优势,可以实现专业行业人才服务精准化、人才配置市场化新模式。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人力资源市场以专项就业促进活动为服务载体,不断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和市场化就业服务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为稳定就业基本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高精度对接引进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人才需求,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收集专业性、行业性人才供求信息,举办专场引才活动等,搭建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引进对接平台,提供精准化对接服务。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人力资源市场结合当地重点产业需求,开展专业领域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及等级评价工作,着力提升专业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市场为高层次专业化人才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相关服务。受理人才认定、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业务。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方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行业人才分类认定标准。
搭建专业行业人才信息化服务平台。收集整理专业行业人才数据及重点产业急需岗位信息,形成供需数据库,提高专业行业人才匹配效率,加强专业行业人才信息应用。
统筹市场布局 提供多元服务
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应聚焦深度垂直化服务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应以服务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为核心,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因其专业性、引领性,各地应统筹考虑区域和行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市场的引领辐射作用。
赋予专业性行业性市场专项职能任务。专业性行业性市场应加强与专业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合力推动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例如打造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培训基地、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引智平台、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大数据中心、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博览会等,并予以配套支持。
培养复合型专业化管理运营团队。管理运营团队应提前深度融入相应的专业和行业领域,整合各种市场化专业化服务资源,采取前瞻的工作模式,向用人单位和专业行业人才提供多元化、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提升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效能。采取“公共+市场”服务运营模式,在引领人才发展方面,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数据收集、平台搭建等活动;在人才服务方面,健全专业行业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结合当地重点领域和紧缺人才需求,建设专业行业人才培训基地等,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提供人才开发、引进、流动、配置全链条服务。
搭建专业行业人才信息平台。由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牵头,建立分专业分领域的人才大数据库和人才需求库,将人才供求信息进行归集和汇总,强化专业行业人才大数据的资源共享和应用。
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应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性市场优势,打造特色服务产品,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服务与市场化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侯增艳)